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单片式丙烯酸酯可折叠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稳定性观察
作者:程冰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点击数1290  更新时间:2006/6/30 23:48:19  文章录入:mazikun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探讨单片式丙烯酸酯可折叠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的眼内长期稳定性。 方法 观察20只术中后囊破裂眼,年龄42-81岁。睫状沟植入单片式丙烯酸酯可折叠人工晶状体(Acrysof SA60AT)。观察术中并发症及术后2年人工晶状体位置。 结果 除一只眼出现视网膜脱离外,所有患者矫正视力均在0.5以上。散瞳裂隙灯检查人工晶状体位置正常。UBM检查,人工晶状体位于睫状沟,位置固定良好,对睫状沟周围组织无侵蚀性。 结论 单片式人工晶状体由于其材质和襻设计的独特性,用于后囊破裂时的人工晶状体植入,避免了其它人工晶状体植入时常有的异常情况。由于其13mm的有效人工晶状体长度、人工晶状体的柔韧性和惰性及对组织的无侵蚀性,使得它在睫状沟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