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Pax6 基因表达下调与严重眼表面疾病角膜上皮细胞的异常分化有关
作者:李炜,陈盈…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 361005  点击数1411  更新时间:2007/5/16 11:04:25  文章录入:wei1018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Pax6 基因是控制多细胞动物眼球发育的关键性基因,但是该基因在出生以后所发挥的功能仍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Pax6 基因对维持出生以后眼表面上皮细胞表型的作用。 方法:正常角膜缘组织和10个从不同眼表面疾病如Stevens-Johnson综合征(n=5),化学伤(n=3),先天性无虹膜(n=1),和复发性翼状胬肉(n=1)患者取下的角膜血管翳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角蛋白K12,K10,K16,K19,以及filaggrin,Pax6,p63,Ki67的表达情况。从正常角膜缘及患者角膜血管翳组织分离出的上皮细胞被接种于3T3滋养层细胞上,部分细胞克隆用于Pax6表达检测,另一部分细胞克隆转染EGFP- Pax6腺病毒72小时后行Pax6及角蛋白K12表达检测。从正常角膜缘、角膜血管翳组织以及克隆培养的上述组织上皮细胞收取的蛋白质用于Western blot检测Pax6表达情况。 结果:正常角膜,角膜缘,和结膜上皮细胞表达Pax6。角膜血管翳基底层和基底上层上皮细胞的Pax6和角蛋白K12表达明显下降或完全缺失,而角蛋白K10和filaggrin的表达却相应增加。角膜血管翳的基底层细胞维持p63表达,并高表达Ki67及K16,提示活跃的增殖状态。从Stevens-Johnson综合征患者角膜血管翳分离的上皮细胞可以在3T3滋养层细胞上呈克隆生长,但不表达Pax6,然而这些克隆生长的上皮细胞转染EGFP- Pax6腺病毒后Pax6及K12表达均增加。 结论:Pax6基因帮助维持出生以后眼表面上皮细胞的正常表型,Pax6表达的下调与严重眼表面疾病时眼表上皮细胞的异常分化有关,导入Pax6基因将有可能用于治疗眼表面上皮的鳞状上皮化生。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